1、抖音需要養號嗎?什么是養號?
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多客戶都困惑的問題,抖音官方說了,沒有養號這回事,但是日常大家在刷運營技巧的時候呢,又常常看到會有種創業的賬號講要點贊、關注、加團,甚至還有說,要每天刷多少和自己業務相關的視頻,提升賬號垂直度,打造賬號標簽的。真的是眾說紛紜,大家也越聽越懵,到底抖音賬號需要“養”嗎?
們帶著這個疑問,聽一下下面的幾個問題,然后我再來回答這個問題。
在我平時溝通的客戶中,會有一些用戶,想做企業號的運營,或者說是想做公司產品或者服務的獲客變現,但是剛剛注冊的賬號,沒有什么粉絲基礎,所以為了漲粉,就先發了很多搞笑段子、社會熱門事件,甚至轉發一些播放量比較好的視頻,想以此提升賬號數據。等賬號數據好了,粉絲量起來了了之后,再認證藍V、裝修賬號、發布產品相關視頻。朋友們,你們有過這樣的想法嗎?或者說你們的賬號現在也在按照這樣的思路在做嗎?如果是的話,盡快停手!因為這個思路是錯的!
通俗一點來解釋,如果你每天發的作品都是搞笑段子,關注你賬號的粉絲,對你賬號的期待就是看到更多的段子。如果很幸運,你的賬號因為段子吸引了一定數量的粉絲,可有一天,你的賬號突然不發段子了,開始發產品了,對于你的賬號來說,一定是災難性的!可預見的是什么?一定是大量的粉絲脫粉!因為你的內容和他的期待已經不匹配了!即便有一些粉絲沒有馬上取關,但是后續平臺再把你的產品相關視頻推給他的時候,大概率是會被直接劃走的!這會帶來什么影響呢?就是視頻的互動指數降低了!像完播率、點贊量、評論量等等這些數據都會降低,這些數據降低直接的影響就是賬號的播放量大幅度跳水,可能從之前的幾千幾萬的播放量,直接降到幾百。因為抖音的推薦機制和推流機制和這些密切相關。當你發布視頻之后,平臺會優先把你的視頻推送給你的粉絲,然后依據這波流量的互動指數,來判定該條視頻的優質與否。所以,因為段子關注你的粉絲,不僅不會帶來變現,甚至會成為你后續變現的阻礙。
可有些客戶也會問:為什么很多網紅很多大V都是發搞笑日常?為什么人家可以靠粉絲變現?為什么我不行?
為什么不行呢?這個其實是和產品屬性還有變現形式的差異性相關。網紅大V們做的大部分都是toC的生意,而且基本上是人人都能用到的生活日需品,受眾很廣,所以基本上不用考慮受眾的問題。而大部分的企業商家,做的都是toB的業務,或者即便是toC的業務,也是專注于某一領域的toC業務。所以粉絲是否有相關的業務需求或產品需求就很重要。這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“垂直度”!只有你的粉絲需求和你的賬號內容,你的業務以及產品高度匹配,你才有機會做粉絲變現!
這就引申出了下一個問題:
之前很多運營的賬號在教,要每天刷1個小時的同行業的視頻,提升賬號垂直度。也有客戶來問這么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讓賬號快速打上便簽。是!的確可以讓賬號快速的打上標簽,但是打上的不是創作者標簽,而是瀏覽的興趣標簽!對賬號垂直度的打造毫無意義。就比如說我是一個孩子媽媽,我在抖音上天天搜育兒課,但是平臺不會因此判定我是育兒老師。我是賣大蔥的,我天天看別人賣大蔥,也并不會因此提升我自己的大蔥銷量!所以,不要把瀏覽行為和創作行為混為一談。你觀看什么領域的視頻,只會影響到后續平臺推送給你的內容,而你發什么樣的視頻才決定了你賬號的創作標簽和垂直領域。
所以,如果你希望你賬號的垂直度高,希望看你作品、關注你賬號的用戶都是精準的潛在購買用戶的話,一定要從你的賬號發布的內容著手,通過發布大量的優質的垂直的視頻內容,不斷的強化賬號的創作標簽和粉絲模型。
現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第一個問題:抖音需要養號嗎?
答案是肯定的!只不過這個“養”和很多玄化了的“養”不同,我們所講的養號,不是說我們一天要刷多少視頻,要如何增加賬號活躍度。而更多的在于,如何從一開始就做好賬號定位,做好內容定位,如何通過內容的持續、優質的輸出,不斷的提升賬號的垂直度,不斷的精準賬號的創作者標簽,進而精準平臺推送的人群,精準我們的粉絲模型,更好的助力我們做變現。